来源:南京晨报
天气炎热、空气潮湿的夏秋季节,是肠道致病菌生长繁殖的高峰期。由于人们的睡眠质量降低、身体抵抗力下降,再加上一些人喜欢吃冷饮与凉菜,外因结合内因,容易造成夏秋季节腹泻的高发。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,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之分,治疗的方法也不同。
腹泻分为细菌性腹泻、病毒性腹泻、不洁食物引起腹泻、受冷引起腹泻、消化不良腹泻。腹泻用药,存在以下误区:一是滥用止泻药。许多肠道传染病在初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腹泻,最好不要一拉肚子就用止泻药,因为适度的腹泻可将体内的致病菌与毒素及时排出体外,减少对人体的毒害。二是滥用抗生素。许多人一有腹泻就使用黄连素或诺氟沙星等抗生素,事实上,非感染性腹泻不需要用抗生素治疗。三是滥用止痛药。腹泻时可能会出现腹痛的现象,有些患者习惯服用654-2等止痛剂,殊不知,这种做法非常不安全,尤其是患有青光眼的老年人,会使青光眼进一步恶化。四是频繁调换药。一些患者治病心切,吃药1-2天后不见病情好转,就急于更换其他药品。其实,任何药物发挥作用都需要一个过程,如果不按规定的疗程用药,当然达不到效果。再者,频繁更换抗生素,易使人体产生耐药性,反而造成不良后果。五是稍见好转就停药。少数腹泻患者常依症状吃药,感觉腹泻重时就多吃药,腹泻轻时就少吃药,病情稍有好转就停药。这样做很容易造成治疗不彻底而使腹泻复发,或转为慢性腹泻,为彻底治愈带来困难。
夏秋季节腹泻如何正确用药?一是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:在选用抗生素时,最好先做大便细菌培养,明确是哪种致病菌引起的,再选用针对其最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。二是正确使用止泻药:止泻药只适用于非感染性腹泻,而感染性腹泻不宜用,尤其是在急性期,有炎症和中毒症状,如高烧、大便脓血较多时,应视为止泻剂的禁忌。如果腹泻次数频繁,持续时间过长,并且出现脱水症状,就要在服用抗生素和纠正脱水的前提下,酌情使用止泻剂。三是慎用止痛药:轻度的腹痛可用热水袋热敷腹部;腹痛较剧烈时,最好查明病因,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止痛药,以免贻误病情。四要按疗程规范服药:要按照规定的疗程用药,至少服药2-3天后仍然不见效再换其他药品,切不可随意频繁换药。待腹泻症状全部消失后,继续用药1-2天方可停药。有条件的最好做大便细菌培养,待转为阴性后停药。
通讯员 苗卿 南京晨报/爱南京记者 冒群